0451-0475

0451 只有思想,才是我本真的永恒的快乐,是之谓禅悦,其奥秘是,禁欲是思想的源泉。因此我乐于自称是一个思想者而不是苦行者。也可以说,我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伊鲁鸠壁主义者,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斯多葛主义者。以希腊专家自居的尼采并不知道,阿波罗正是真正意义上的狄奥尼修斯,反之亦然,酒神和日神不过是仁者的两个化身。

0452 我常常感到幸运,就是我一直对自己保持最高的要求,即使在沉沦的时候也是如此,才使我在尚未领悟天性-天命的浪子时期不致于彻底沉沦。

0453 我从不与个体比较,那是一种不堪的羞耻。但我乐于爱他们全体,他们就是我。

0454 愤怒,是我爱的强烈表现,就像暴风雨是天的爱情。

0455 病危通知书,一纸空文而已,他者何以能判定我的生死?仁是永恒的。

0456 某种意义上,无政府主义应该成为政治家们的良知,而不是视之为对其权力的轻蔑和威胁。

0457 地缘政治,不过是政治的没落。

0458 此心能平静吗?对于仁者,是不可能的。大自然从不平静,无风三尺浪。平静的是那种无情的行尸走肉,雨后的水洼。慈悲不是一团和气,恰恰相反,乃是一种最激越的情感。人或难以承受,他们也许更喜欢恶意的宠爱,虚伪的笑容。

0459 爱莫能助,是仁者的悲,因我不能代他者觉悟,那是僭越;无加诸他者,是仁者的慈,因我不是他者自己,那是暴力。仁者所做的,所能做的,是与众生在一起,承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0460 马丁路德说:因信称义。这是彻底的自蔽。我的说法是:信唯自信。仁如太阳,义如太阳之光,仁即义。仁者不称,只是义行。

0461 落水的母亲和媳妇,先救哪个?这是人的问题,争论一个理字,到时也许谁也不救,却振振有词,有无数的借口为自己辩护。仁者义勇,当下直行,不会谋度权衡,纠结于是非利害,遇到时自会行动,即使一个也不救,也会坦然承担一切。

0462 陆子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问题就在这个注字。仁者不注,言出成经。学苟觉仁,则宇宙天地,众生万物,一切无非仁言。是谓仁学,学之至也。

0463 何谓自蔽?自我意识的产生,仿佛一画开天,使觉性尚未激发、智慧尚未圆熟的知性-理性将生命感觉的心境当成外我独在的客观现象,将这鸿沟相隔、变化无穷但浑然无分的现象表象为各各孤立的对象,抽象为共相的概念之物,建立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规律模型和技术流程;不可避免地,此时人不但洋洋自得于自己的聪明、发现和构造--光怪陆离的娑婆世界,更以种种谋算、计划和强力施加于事物,使之发生所谓本质的属性的改变,以满足肉身不断膨胀的物欲。然则欣喜于改造世界的私我全然不能自知,所有事物其自身都是自己,改变的也只可能是自己。这就是自蔽,即异化,或谓之对象化,物化,客观化,世界化,结构化,私有化,统摄而曰现代化。现代化,正是人的沦丧、自弑和劫难,是以最光亮的最具诱惑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最深刻的无明,就像城市节日的烟花夜景,摩耶一词是其诗意的表达,而作为智慧自身发展之异化环节的知性-理性正是这一切的主使,就像一位摄政的僭主。有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但这种说法不是对圣人的礼赞,恰恰是对仁者的侮蔑,无明的唯是自己,放纵于一己之私欲以及知性-理性的支配和僭越,而不能反求诸己,悚然自觉。人的世界,正是仁者的沉沦之地;人生,正是仁者的浪子生涯。

0464 理念,不是小孩子的玩具模型,而是铭刻此心的刀疤似的烙印。

0465 与其摆出来卖个好价,我宁肯为深山的宝藏,海底的明珠,直到一万年后,海枯石烂。

0466 诗三百是活的,不是死物,所以不可研究,不可考据,不可经解,而只可参悟,以有所发明。

0467 诗在诗外。言在言外。

0468 慎终追远,老树新枝。曾子有所不逮。

0469 所谓因缘和合,必须把握为仁者的自身成长。仁即自身造化,决非佛教所谓的无自性,而根本是自性的显现、展开和实现,此即天命。天性-天命,就是仁道,是谓自由。所以,仁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佛学。仁者即佛。而造化一词,其究竟义,即是自身创造自身,在自身中化育一切。一切事物,宇宙天地,众生万物,人类世界,悉皆仁者造化,是谓自然。

0470 知,人之心也,在他。觉,佛之心也,在己。知觉以明,仁之心也,此在。

0471 无所不知,就是心知肚明,不是人所崇尚的博学。仁者澄明无碍,没有问题,就像未叩之鼓,不叩不响,默然。人则必有问题,人就是问题,人间就是问题的聚集。好奇心,求知欲,无非人欲,皆是物欲。宋明清的道学家主张存天理去人欲,问题就在这一去字。去是他者的暴力,务必自觉,是则何去何从?天,不是头上的青天,唯是此心;理,不是脱离生命的共相,唯是仁者的德性,皆备于我,且待发明。

0472 以一为师,以己为师,以仁为师。则一切莫非我师。

0473 义理焉可分立?是则理非理,义非义,俱沦为名相之物,故世人有理为体义为用之辩证。实情是,理如响鼓,义如鼓响,不叩不响,叩则必响。叩者触也,触者化也。义之理,仁之德性;理之义,仁之德行;事与物,仁之造化。义理所至,化成万物,仁者德备矣。

0474 生命的意义只是觉悟,否则人生不堪回首。仁是生命的本真实现,不然只是夭折之人。

0475 仁者无事。人若无事,必生是非。是非,正是人的世界结构和生存样态。

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