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0650

0626 人,佛,仁,这三个汉字的偏旁构成颇堪一参。人,只是他者,类属而已;佛,就是非人,不是人,却是自己;仁,乃是人之为人,人之所以人,一体同仁。我的领悟是:作为人,必须经历非人的环节,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换言之,生而为人,务必觉悟,方成自己,是即仁者。也可以说:佛是人的自觉,仁是人的实现。

0627 儒家讲修身,不讲觉悟,功夫越深,就越来越像臣妾;佛门讲觉悟,不讲自性,功夫越深,就越来越变得虚无;道教讲自性,不讲天命,功夫越深,就越来越苟且偷生。三者可以说都是邪教欺人,绝非仁道。何谓仁道?天性所在,天命所之,一以贯之,化成万物,是谓仁道。仁者,才是真圣,真佛,真仙,三位一体,统摄而可谓之曰真人,真正的人。

0628 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这是想当然,小人的心思。所谓知礼节,不过是遵守外在的虚礼,统治阶层的等级次序。礼记云: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指的就是这个。然则私我不克,贪得无厌,免而无耻,为富不仁,如礼何?仁者固穷而不失其礼,志于道而无求饱食安居,是则何言仓廪虚实?倒是相反,真知礼而后仓廪实,才是真实,否则怕是实了少数人的仓廪,空了百姓的粮袋。

0629 孔子的言论,只有论语大致如实,故其重要性非其他可比。易传孟子庄子礼记孝经家语史记等经典引用的子曰,基本是道听途说,甚至托名伪造。或问:你这般独断,有什么根据?没有,无需,唯有心印,拈花一笑。到了此时,我就是孔子了。由是我知,墨儒道等也都与孔子没什么直接关系,他们的祖师爷大概做过孔子的学生,想法不同,自立门户,情有可原,也是一种丰富。至于韩愈所谓的道统,不过是门生惯用的把戏,他们几乎已完全丧失思想的自由了。

0630 多年前,我对孩子说,你爹决意要去做圣佛仙了。此刻自省,已然实现,舍我其谁?文不在兹乎?这件事的启示是:心想事成。何以故?事在此心;心既无外,故也无内,焉有事端?当然,心想的想乃是思想,不是想念。不然,摇摇经幡,念念佛号,抄抄经文,岂不都入天堂了?

0631 道,不是专家划定的道,也不是他人踩出的道,更不是指向目的地的道,这些都是人道,人行道,外道,道在外也。仁者脚下,无非是道;仁道所及,每一点都是自身的目的。

0632 毕业不久,我加入中央赴川讲师团,在德阳射洪二地讲授中国近代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没有人愿意接受的课程,团员们几乎都选择教英语,显然是为了出国。由此可见我的不务正业以及根深蒂固的华夏中心主义。我向来对出国没有兴趣,也似乎缺乏外语的才能。我只认得说汉语的西方作家。他们都是中国人。

0633 有人若视曾经的苦难为光荣,我将引以为同志。

0634 首都--城市--县镇--乡村--山野,仁道正好与人道相反而行。

0635 年轻时几次申请入党,都被委婉驳回。当时委屈,现在释然,否则将是我的秘密。我还与父母认真谈过出家,也是无果。加入任何党派教门,乃至于从事任何终生职业,都是人生的歧路。背叛怕是必然的。虽有归群之心,却是独然之性。思想,只有在自己的山顶,才是自由的。

0636 我喜欢寺院的方便,曾混迹于信众,小住一阵,蹭些斋饭,却难抑内疚,乞丐不如。佛陀虽以乞食为生,但佛门是否会接纳乞丐呢?

0637 几次创业,我知道自己没有犹太人的精明;与其说精明,不如说是犹太式的那股无耻的狠劲。我的计划一定是宏大的,有意义的,甚至是理想的,因为只有那样才能让我投身其中;单纯为钱的事,会让我羞愧。所以注定失败,倾家荡产。幸亏如此,要是我取得某种程度的那种成功,我将非我,因为犹太式的成功在我眼里乃是罪恶。而且那种成功,就算达到令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少年的主人公痴迷的罗斯柴尔德的程度,也是微不足道的,因为人间的货币在天堂里贬值得厉害,干脆无法使用。

0638 有没有贵族?有的。他们都是自贵者。流俗所谓的贵族,骨子里大抵是卑贱的。

0639 我有时想,不知道可以靠什么谋生。那位不会吆喝的姜子牙,至少还能编个罩里,可惜卖不出去,被老婆马小翠数落。樊迟问稼圃之事,孔子说我不如老农老圃,隐士笑他六体不勤,五谷不分。我的意思是,做一个仁者虽然容易,却是极难的,须有吃苦的准备,一生清贫;福气太好的人,恐怕无缘。

0640 处理以前拍的独龙纹面女的照片,觉得她们很有尊严,因为我的尊敬。

0641 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我也差不多,学的是港口工程,却一天也没有从事过专业。倒是干过编辑出版、期刊杂志、建筑设计、网络资讯、旅游服务等诸多不相干的行业,既为谋生,因而都是些鄙事。唯一不曾中断的是读书,这就是我的工作。

0642 什么叫鄙事?就是谋生之事,食色之事,养生之事,名利之事,幸福之事。无论大到治国,还是小到温饱,也无论人们怎样鼓吹标榜,如果只是为了谋生,为了满足私欲,都属于鄙事。鄙事就是人事。佛教所谓的业,指的也是这个。与鄙事相反,即所谓正事,孟子所谓的必有事,佛教所谓的参禅,也就是觉悟之事,进德之事,或名之曰仁事;我归结为六个环节,即知己-明己-本己-如己-成己-尽己,统摄而谓之曰致仁。仁学之大纲,已尽备于此。

0643 脑海里出现上帝这个对象,进而产生上帝的概念,就已证明上帝--作为所有规律、原则和所谓普世价值的本原和总集--的存在,为什么还要证明呢?无非想让非我的他人都相信它的存在,同意我的说法。这就是所谓的理解。这个意义上说,作为对象和概念的上帝只是我的思维的产物,并没有切身的经验,所以需以逻辑的语言指而认之,证而知之,但在情感上可能完全没有感觉,甚至相反,恰恰是怀疑的。这不是本真的证明,只可以说是证知,证明乃是其溢美之译词。证明必是亲证,也就是反求诸己,经验到自己就是上帝,上帝则是自己的创造物之一,作为我所创造的万物之首,才是完全的证明。明即证也,是谓证明。这就是觉悟,也是正名的究竟义。正名就是证明,知性-理性只是证知,正名乃是仁者的特权,而证知则是作为证明的一个必须扬弃的异化的环节而有其意义。由是可悟,孔子提出的正名乃是非同寻常的开端,而西方科学的证明则是正名的异化,浪子回头,才是正名的完成,科学也因此具有其作为环节的历史的必然性,实现其在内容上的积极的丰富的价值和贡献。一言以蔽之,正名使科学成其之是。科学在正名,科学即正名。

0644 柏拉图的哲学王,不如庄子提出的中国式的内圣外王。如果缺了内圣即德备这个环节,王即非王,只是人王,即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一个王,不管他是不是一位哲学家--无非多一项逻辑说服的能力。如果非说是王,那也是霸王,与沐猴而冠,没什么区别。王的本来面目,乃是仁,故也无内无外,更不会故意穿一件哲学王的皇帝新衣走上人间的T台。

0645 独身主义者与独身者,不是一回事。仁者才是真正的独身者,仁是绝对孤独的,所以也不妨妻妾成群而安之若素,人必废矣。

0646 人有权力吗?没有。所谓人权,无非是对他者的权力,并且掌握在他者手里。所以,人也是没有正义的,其所谓正义,不过是对他者行使权力的名义和辩护。惟仁者必有正义,且直接就是自己的行动,因为仁者拥有对自己的一切权力。正就是不违仁,也就是诚;义就是德之言,也就是仁之行。仁即正义,产生一切正义。正义,就是仁道。

0647 大学提出三纲八目,即明德-亲民-至善三纲,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其实只是一事,皆在此心,无非致仁;否则支离破碎,学者不知所措,反为自蔽,而这正是儒家的病根所在。惟觉而仁,可以成三纲八目之是。比如所谓明德,就是自己,自知之明也;所谓亲民,非以个人之私身亲民,人民乃至众生,无外此心,皆我所化,所以亲也,亲之至也;所谓至善,非如一物而可以外求之,仁即善也,善之至也。再如此身家国天下,悉在此心,如果以私度之,则此身亦在我外,修身岂不成了自虐?其余一切无从谈起。所以,大学必是仁学,非仁学不足以称大学,仁学才是真正的大学;不能觉悟,所谓大学不过是所谓大人之学,但被小人利用,文过饰非,其害更甚。

0648 科学,不过是占卜的特殊形式,其本质仍是占卜。

0649 孔子周游列国,如果获得所谓的成功,就不是孔子了。明知不可为而为,前一个为是他为,后一个为才是真为,自为,即自身成长、完成和实现。这就是仁道。

0650 诸如科学无国界、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之类的无穷说法,即所谓普世价值,常常令凡夫确信无疑,激动不已,他们为名相所蔽,不知道这些教条不过是无耻之徒为了私利,用来迷惑蠢人,为自己的阴谋和暴力辩护的口号。道德完备的人,仁者,抱个原子弹也是安全的;人而不仁,拿块豆腐也会成为他者的祸害。仁,对于人类何其重要。尽管狮子没有管理羊群的兴趣,然则人类确乎需要仁者的统治,那样他们才真有福了。仁即真理,产生一切真理。惟有仁者,才真正是无国界的,平等的,所以能有国家,成国家之是。

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