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语 0131-0140

0131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

行有两种,一是人之行,一是仁之行。人之行,就像必得经过屋门才能走到外面一样,乃由外在的道路,择而行之。这叫人道,可道之道,人之所由。而何莫由斯道之道,指的是仁道,即属己的天性-天命,唯在自觉,别无选择,一以贯之。虽然,无论是人行还是仁行,也无论是人道还是仁道,总还是我行己道。人行人道乃是我行己道的异化,唯因蔽于知见,妄以为外道而由之,而仁道则是人道的自觉,自觉的人道。仁道既明,则一切外道当下归仁,也是仁道,就像白昼,阳光照亮一切,一体同仁。要之,孔子的一切教诲,无非要人学以致仁,是则道成其是,道成万物,即使无人道可由,也会自行开辟出新的可道之道,君子所以能移风易俗。孰能出不由户?答曰:唯仁者可以。子曰:人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使由之之之,指的就是人道,当为仁道之迹,而不是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那还是人道,人云亦云,所以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不可使知之之之,乃谓仁道,除非自觉而至于仁,他者不可使其自知。

0132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质,指的是一个人的天性;文,指一个人的自然表现。质与言,其实就是自己,有其质必有其文,就像斑马的条纹。这就叫文质彬彬。这对于生物,就是自然,而对于自己,就是自由,就是诚。自由就是自觉的自然。所以,一个人必待觉悟,才可以文质彬彬,成为仁者,成为真正的君子,成为自己。人而不仁,蔽于知见,拘泥现象-名相,故有文质之分之辩,之执之求,以质为本质,以文为现象,但现象的本质,仍还是本质的现象,无非比以相符,故有胜的说法。质胜文,就是教养不足,不懂礼貌,言语粗鲁,这就叫野;文胜质,就是教养太过,拘泥规矩,言语做作,这就叫史。无论野或史,都是他者之见,有人以为如此,必有人不以为然。所以,一个人,如果不能致仁,在意他者对自己的看法,虽努力为之,必也无所适从。

0133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

什么叫直?就是自然。人之初生,亦同生物之自直。及其成长,万物不失自然,独人因知性-理性的发育,遂为知见所蔽,一切异己在外,而为现象-表象-对象,且以为真实存在,私我欲使,执相以求,乃失自然而妄为。这就叫罔之生。罔,就是蔽,就是惑,就是不仁。人而不仁,各为其私,贪得无厌,忧患不绝,烦恼不断,终有一死,不能免也。如果其中竟有安度一生而寿终正寝者,那也只是特例,侥幸罢了。虽然,犹有病诸。因为终其一生,不知自己的天性-天命,不能成为自己,岂不枉为人生?必致仁乎!从此展开属己的人生,而免于生之罔,是人之大幸也。

013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知之而不能好之,只是人之知,人之所知,还不是真正的知,真正的知之;好之而不能乐之,只是人之好,人之所好,还不是真正的好,真正的好之。乐之而不能致仁,只是人之乐,人之所乐,还不是真正的乐,真正的乐之。唯乐而自乐,自乐而乐,所以能乐,乐人之乐,不乐人之所乐,成乐之是,乐成万物。这就是仁者之乐,真正的乐,一无所乐而无所不乐。唯好而自好,自好而好,所以能好,好人之好,不好人之所好,成好之是,好成万物。这就是仁者之好,真正的好,一无所好而无所不好。唯自知而知,所以能知,知人之知,不知人之所知,成知之是,知成万物。这就是仁者之知,真正的知,一无所知而无所不知。仁就是乐,乐之为乐,乐之所以乐;仁就是好,好之为好,好之所以好;仁就是知,知之为知,知之所以知。知好乐,三位一体,就是自己,就是仁。人而不仁,蔽于知见,所知在外,知而好之,所好在外,好而乐之,所乐在外,其知其好其乐,分别支离而皆有所待焉,无非私欲,不知所以求知,所知非知,不好所以求好,所好非好,不乐所以求乐,所乐非乐。不如致仁。

0135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什么叫中人?就是学者。中人以上,就是好学者,学以致仁。中人以下,就是常人,学以致用。什么叫语之上下?诲而启之,当机设喻,令其自悟,而至于仁,就叫语上。教而授之,令其识而从之,由而事之,就叫语下。孔子不是说人的根器有利钝之分,或宋儒以为的那样是因材施教,也不是说学者的身份地位有上下等级,而唯是指为学的程度,如童稚幼儿,智慧发育尚浅,涉世未深,岂可语上?再如自蔽固深、私欲炽盛的小人,如果语上而其不能反求诸己,反倒拘泥文句名相,亦步亦趋,为佞为私,那么必害己害人,反为不美。后文孔子说:可与之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也是这个意思。孔子之善诲,由此可见一端,二三子之幸也。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失人也不失言,能如此者,诚非仁者不可,千古或独孔子一人。

0136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以樊迟为学的程度,尚不足语上,但既问,孔子所以针对他的情况而诲之。务民之义,就是要为百姓的正当利益服务,而不计较私利。敬鬼神而远之,意思是,鬼神在上,要敬而祭之,而不要谄媚求宠而有狎昵之举,那是对鬼神的亵渎和冒犯。问仁,也是如此。先难而后获,是指不要把仁当成可欲而求之,如果志在必得,必图捷径,耍小聪明,讲个人的利害得失,而不能持之以恒,则难免半途而废,反生怨恨。知难而进,自有收获,仁在其中。是则虽不知知之为知,知之所以知,但能知而行之,可谓知矣;虽不能一下子明白仁之究竟,但只有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会悚然而觉,则一切归仁。

0137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韩诗外传中说: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智者;动而之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卒成不毁,似有德者,此智者所以乐于水也。尚书大传中说:山,草木生焉,鸟兽蕃焉,财用殖矣,生财用而无私为,四方皆伐矣,每无私予焉。出云风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飨,此仁者之所以乐于山也。说得都很好,不过犹有未竟。知者之乐,乐在外道,识而由之,就像水之就下,利以适之,所乐者欲之动,私之得也。仁者之乐,乐在仁道不违,仿佛山之巍然,自主自在,自由自为,所乐者性之成也,德之化也。且知者之乐,有待于外,虽乐非乐,乐在一时,乐兮悲所倚,不能常乐;仁者之乐,自得其乐,乐之至也,而乐成万物。且若无山为屏障,水必泛滥为灾;人而不仁,所以醉生梦死。知者,人之为人也;仁者,人之所以人也。自蔽为人,觉悟成仁。知者自以为知而有所不知,仁者一无所知而无所不知。知者之动,私之欲也,所以下流为乐,死于宿命;仁者之静,己之明也,所以上达而寿,不负天命。知者,仁者之殇乎?

0138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

齐之道,就是图霸;鲁之道,欲继周而王。但霸道王道都是人道,而非仁道。为什么?天下在外,家国为私也。有人说这是孔子犯政治上的幼稚病,更有人指责孔子试图复辟西周的制度,诸如此类,都是现象之见,常人私度,不能印孔子此心。鲁一变至于道的道,唯是仁道,道之至也。孔子乃自述其志,天性所在,天命所之,一以贯之。道在兹也。此亦孔子心路历程,初以齐为比,后以鲁为试,终于觉悟而知天命。

0139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

觚,商周时的一种酒器,用青铜制成,口作喇叭形,细腰,高足,腹部和足部各有四条棱角,后来改为圆筒形,没有棱角了,但也称觚。从外形上看,觚不像觚了。孔子当然不是只拿觚的形状说事,而是见觚而兴,感叹人而不仁,就像这只觚不觚的觚一样,有名而无实,则人不人,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礼不礼,物不物,一切异化而非。孔子所以必先正名也。

0140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

以宰我几次与孔子的对话,可以说,他是一个自以为是且好辩的小人。这次就是。仁,乃是觉悟的自己,而不是一个人或什么东西。人而不仁,蔽于知见,以仁为可欲而求之,自己就已陷于不仁而不自知。宰我这样的人,在今日的世界,可谓比比皆是。有人以为井有仁焉为井有人焉,意思是既为仁者,那一定会救助落井之人,就像有人常以母亲媳妇落水你救哪个之类的问题难人。孟子也曾以赤子之落井为喻,说人皆有恻隐之心,而以为仁之端。这些都是在玩名相游戏,耍嘴皮子。仁者行于人间,真遇此类情况,当即自知,义以直行,当仁而已,诚而已,不会陷入人为构筑的名相陷阱。人则常自设种种状况,思量该当如何,其实都是私心作怪,无非利害权衡,以备不测,但这不是义,而是知性-理性的狡计。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季文子三思而后行,亦属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