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仁?

01 仁是什么?什么是仁?仁一字意谓什么?这是个天大的问题。子曰中,用仁一字虽有百处之多,但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后世的说法很多,无非所谓能指-所指,把仁当成认知的对象或外在的东西。但无论指认为本体,或别的什么,都不是仁,而是名为仁的东西,就像把镜中之我当成了自己,恰恰是对仁的遮蔽,毋宁说是人的自蔽。仁,不是名相,而是名相之实,实至名归;也不是能指-所指,而是指的本身,指者自己,含蕴生成能指-所指的一切。仁,不是什么,而是一切;不仅是一切,而是一切自己;不仅是一切自己,其实就是自己。

02 一切有关仁的言说,所指向的那个仁,不过是逻辑思维即知性-理性的想当然,而一切人的言说,其实都是仁的自言自语。仁,就是唯一的言说者而言说一切,主谓宾三位一体。仁的自言自语,就是生命的自身造化,就像阳光及其所照耀而显现出来的一切,不但属于太阳,而且就是太阳的道-德,犹五脏六腑之于这个身体,皆备于我,统摄而谓之曰:仁。仁,就是自知之明,全体明觉。

03 仁即自己,自己的明觉,明觉的自己。自己的明觉,乃指必得亲证心境独然自在,廓然无外,澄明无蔽,无远弗届,生生不已,一体同仁。是谓仁境。明觉的自己,乃指同时自明意志天性所在,天命所之,成己之是,化成万物。是谓仁道。什么是性?性,就是自然,只可以也只可能是自性。天性,就是明觉的自性,自性的明觉。天性必待自身实现,就是天命。天性-天命,就是仁道。仁道,就是自由,明觉的自然,自然的明觉,也就是明觉的意志,意志的明觉,即自由意志。天命-意志-自由,是一个东西,就是仁道;而宇宙天地,众生万物,皆我造化,无外此心,都是自己,皆备于我,就是仁德。道-德,就是仁的自身实现;仁,就是道-德的自身实现。仁,就是道-德。

04 如果不能亲证仁境,领悟属己的天性-天命,那么一切关于仁的说法,乃至一切对事物的认知,都不过是现象-表象-对象之见,无非名相游戏,凭空构画,如梦幻泡影,而执迷不悟,沉沦其中。这就叫自蔽,孔子谓之不仁。而这无非是说,人之为人,人之所以为人,根本在于致仁。唯人而仁而人,才可以从知性-理性认知的自蔽中解放自己,扬弃自己,形成属己的真知灼见,这就叫真理。真理,就是道-德。仁,就是真理,真理之为真理,真理之所以为真理。从属人的认知到属己的真理的跃进,就叫觉悟,其实现过程,就叫造化,所实现的,就是道-德。道必成德,德必有道。统摄而谓之曰:生命仁,就是生命,生命的明觉,明觉的生命。既生而为人,并作为一个人而觉悟,那么,仁就是人,真正的人,人的自身实现。孔子说道不远人,又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就是这个意思。

06 孔子提出一字,不但是智慧圆熟的实证,更是对人类文明的真正奠基,构成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仁,正是人之为人、人之所以为人,中国人之为中国人、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中华民族之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的根本所在。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人心不古,唯仁道不违不易不止不废,觉即是焉,在焉,仁者所以相印。故必学以致仁,才可以扬弃属人的原子个体的私我意识,祛魅除蔽,展开属己的诚实的人生,造化天地万物,不负天性-天命。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