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说 0121-0130

0121 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荀子非十二子)仁者一体同仁,不贵不贱,故能贵能贱,贵以致仁,贱以致仁。仁,贵之至也;不仁,贱之甚也。贵者自贵,贱者自贱。

0122 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荀子儒效)中,此心之谓,仁也。比中而行先王之道,信以为有礼有义,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人之由也,德之弃也。必致仁乎!则先王之道,即是仁道,天性所在,天命所之,仁者不违。是谓仁行。仁者仁行,小人行仁。

0123 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荀子儒效)所谓圣人,人以为圣也,是乃偶像,虚拟而立,名无其实,小人蔽而信之,信而从之,仁者不为也。且若非是圣人自己,焉知圣人如何?又何以能为其代言?是皆现象之度,僭越而不自知,仁者亦不为也。仁者仁行,唯仁道不违,义以处宜,不是不非,故能是能非,诚而已。

0124 王者不然,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荀子王制)此小人之想象所谓王者也。人而不仁,欲为霸王者,自命清高,高高在上,而其所眇者,外物而已,虽竭其想象,也无非是民众皆奉其为大王,闻风而服,顶礼膜拜,甘为驱使,可谓私之甚,亦妄之甚也。而古今中外,未之有也。仁者天下此心,含蕴化成一切,眇之何为?

0125 仁人在上,百姓贵之如帝,亲之如父母,为之出死断亡而愉者,无它故焉,以其所是焉诚美,其所得焉诚大,其所利焉诚多。(荀子王制)人而不仁,各为其私,故其所贵所亲而欲为之出死断亡而愉者,私利而已。然既唯利是图,必贪得无厌,又岂能知足?是所以仁者行于人间,非民族存亡之际而不能逢其时居其位以救民于水火也。今观毛主席建立新中国和殁后修正主义之当政,明矣。虽然,仁者仁行,和光同尘,而爱莫能助,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不以王霸为志也。

0126 固以为王天下,治万变,材万物,养万民,兼制天下者,为莫若仁人之善也夫。(荀子富国)此乃颠倒之语,小儒之蔽也。非王养民,民养王也,皆为私也。仁者天下此心,含蕴化成一切,自正自治,道-德乃成,一体同仁,不负天性-天命,是王也。人而不仁,天下在外,孰能王之?匹夫之妄也。

0127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㧰然扶持心国,且若是其固也。(荀子王霸)仁者天下此心,得之何为?则所谓心国,私欲而已。

0128 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既知且仁,是人主之宝也,而王霸之佐也。(荀子君道)知而不仁,非知之知也;仁而不知,非仁之仁也。仁即自知之明,知之至也,亦知之为知,知之所以知也。知-知-知,主谓宾三位一体,统摄而谓之曰仁,是所谓知且仁也。仁与知并列,只是现象见分,非知非仁,而为说辞,以为王霸之佐,小人之蔽,之私也。

0129 仁者必敬人。敬人有道:贤者则贵而敬之,不肖者则畏而敬之;贤者则亲而敬之,不肖者则疏而敬之。其敬一也,其情二也。(荀子臣道)敬唯自敬。仁者自敬而无不敬。敬,仁之情也,故一,二之何谓?人而不仁,执相而求,故以贵为敬,以畏为敬,以亲为敬,以疏为敬,支离无实,乃不敬之敬,敬之蔽也。

0130 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荀子议兵)仁者天下此心,故无敌,故不兵,故能兵,兵人之兵,不兵人之所兵,成兵之是,兵成万物。是即仁道。人而不仁,故有王霸之志,志在得天下以为私有也。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