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中国善言仁,而泰西善言义。(梁启超全集)义,仁之行也。仁,义之本也。仁义一也。人而不仁,如义何?如仁何?若执相而求,无非假仁义之名,以谋其私,则中西一也。所谓善言,话术而已。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此之谓也。
0322 仁政者,非政体之至焉者也。(梁启超全集)子曰:政者,正也。仁政,即是自正自治,道之以德,是政之至,而非政体之至。仁,政之本也。人而不仁,如政何?无非各为其私,所谓仁政不过是专制统治者手下留情而让民众有口饭吃,不至于犯上作乱,而未有体现全民意志之政体宪法作保障,故有是说。历史或将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实行之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是人间政体之至。
0323 仁学之精神,实为吾国文化之根。(梁启超全集)仁一字虽非孔子所造,但由孔子说出,却是智慧圆成之亲证,更是人类文明之真正奠基,且构成中华民族之精神基因。仁,即自知之明,全体明觉,正是人之所以为人,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之根本。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人心不古,唯仁道不违不易不止不废,觉即是焉在焉,仁者是以相印。故唯学以致仁,才能扬弃原子个体之私我意识,祛魅除蔽,展开诚实之人生,造化天地万物,不负天性-天命。
0324 仁为人心之同然,凡人心必皆仁,故仁即是人之特性之标帜。(钱穆全集)所谓人心同然,只是共相,所谓人心皆仁,亦知性-理性之独断。仁非人设标签,唯是明觉之自己,自己之明觉。其要有二,一是亲证仁境,二是觉知属己之天性-天命。是则独然自在,廓然无外,澄明无蔽,生生不已,一体同仁,而唯仁道不违,一以贯之,成己之是,化成万物,不负天性-天命。是以仁者无名,不自以为仁,不为仁之名,故能名而名一切,名人之名,不名人之所名,成名之是,名成万物。人而不仁,蔽于知见,以仁定义所谓人性,循环论证,逻辑自适,自以为是,是不仁之仁,仁之异化,仁之蔽也。孔子殁后,历代诸子虽于仁多有发挥,然皆在现象-名相上说事,莫衷一是,攻乎异端,其说益繁,离仁渐远。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此之谓也。
0325 仁体生生,不容已。翕辟成变,中显仁德。(熊十力全集)仁即生命-智慧,自身为体,必成己之是,化成万物,不负天性-天命,故不容已,而有终,仁道不违不易,不止不废也。所谓翕辟成变,中显仁德云云,不过现象之见,逻辑之断,而以天地生物四季轮回为比,人信以为然。唯人而仁,乃知中唯此心,独然自在,廓然无外,翕辟即是自身造化,生生不已,道-德乃成,犹赤子之成长,先异化为人,终于觉悟,人而仁。
0326 道德之源,即仁心也。(熊十力全集)道-德,即仁心之自成,诚也。
0327 仁者函物、辨物、治理物,使万物各得其所,臻于一体之境。(熊十力全集)学以致仁。
0328 直指本心之仁,以为万物之原,万有之基,即此仁体。(熊十力全集)仁者自身为体,别无什么仁体。万物万有,即是道-德,犹五脏六腑之于此身,仁之成也,亦其实也。
0329 仁者,本心也,即吾人与天地万物所同具之本体也。(熊十力全集)仁非吾人,吾人只是庶物一类。仁者宇宙此心,含蕴化成人类,乃至众生万物,一体同仁,非以所谓本心为同,此小人之求同也。
0330 人类因其身体构造精利,仁心已显发出来,实主乎吾人之身。然仁心即生命力之发现。此不唯在吾身,亦遍在天地万物。故仁心之主乎吾身,常于吾人一念乍萌乃至著乎行动之际,恒诏示吾人可与不可。其可者,必其超脱乎小己之私图,高履公道正义者也;其不可者,必其同于禽兽只遂躯体之欲,不知其他,背公道而叛正义者也。(熊十力全集)所谓人体构造精利,只是现象之见,因有仁心云云,猜度而已。仁心之显,唯在自觉而亲证,是则独然自在,廓然无外,澄明无蔽,生生不已,一体同仁,是即仁心,自知之明也。人而不仁,焉知?是以仁者行于人间,犹子曰无可无不可,唯仁道不违,义以处宜,是即仁者之公道正义,无非自正自治,诚而已。人而不仁,蔽于知见,是是非非,执相而求,故求所谓公道正义,以为私利,岂可得哉?
2025/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