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

对我来说,真正的工作,不是为了饱食安居、功名利禄,而是属己的天性-天命的自身要求,只有完成了这份工作,人生才圆满,才有资格死。礼记谓之君子有终。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就是这个意思。孔子在陈时,喊出归与归与时,我能体会他当时的心情。佛教家常有一个话头,所谓佛祖西来意或佛出世一大因缘,也是这回事。

简要地说,我的工作就是孔子说的述而不作,也就是把自己一生所学所思所行而且得到亲证的经验和感悟,忠实地写下来,就像一棵树结出的果实,瓜熟蒂落,而不是为了他者的需要或某种流俗以为高尚的目的。我的意思是,既不是为,也不是不为,而是自为,即对我来说,非如此不可。这就是仁道。而且文字,我指的唯是汉文字,乃是全人类而不仅仅是中国人的最伟大的发明;比起其他的东西,文字是唯一可以长久存续的媒介,因为我就是在从未间断的读书中终于获得觉悟,明白自己的。

具体说,这份工作包括三个部分:仁学+仁思+仁行。统名仁书。仁学,是我对论语、老子道德经和诗经的读后感。这三部经典,我以为是全部汉文献王冠上的三颗珍宝,论语是其中最亮的一颗。我称之为致仁三书,或曰致仁之门。这是我通过一生无数的阅读得出的结论。如果我能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那么意味着自己对全部中国思想史,包括译为汉文的全部西方思想史,已得到彻底的清算和扬弃。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展开本真的人生,产生属己的真知灼见,塑造生命自身的实在,即道-德。

仁思,是我对与仁一字相关的若干概念和要点,尝试作出必要的系统的说明。虽然这是困难的,因为用属人的语言来表达仁者的思想--艺术才是仁者的语言,不管如何接近,仍似是而非,始终存在不可用逻辑的思辨跨越的心灵的鸿沟,即那个之间。要之,人之所以不仁,生命之所以异化,即在于一般的人在其有生之年始终为知性-理性所控制,不能激发悟性-觉性,而为知见所蔽,私我欲使,沉沦人间。

仁行,是我对人间诸多切身问题谈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类似著作很多,有的几乎成为世人的教科书,何必多此一举?唯一的原因,是我读过的类似文字,都是从原子个体的立场来谈属人的人生,是人道,智者见智,而我要做的乃是从自己出发陈述属己的人生,是仁道,仁者见仁。一言以蔽之,我想说出仁者的心路历程。这是必要的,无可替代的,而且是绝对的,别无选择的。生而为人,不是为人生而人生,追求所谓的普世价值和原子个体的世俗幸福,何况这样的追求因其虚妄而不可能在人间实现。只有反求诸己而至于仁,人而仁而人,才能成己之是,化成万物,不负天性-天命。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我以为,这项工作是专属于我的,非我不能胜任。这不是信口开河,而是自知之明,这就叫仁,当仁不让。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我完全领会他的意思。不然,我是不肯做的,也做不来,更耻于这样做。如果本着原子个体的阅历,拘泥现象-名相,自陷知性-理性构筑的虚幻世界,而好为人师,充当博学,卖弄学问,人云亦云,非但无益,且有大害,孔子谓之德之弃。樊迟曾向孔子学习稼圃,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我也是。对一切专业,我都是门外汉;对一切宗教,我都是异教徒;对一切主义,我都是扬弃者;对一切行当,我都是临时工。唯独对我自己,一以贯之。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