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语 0241-0250

0241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

崇德就是致仁,辨惑在于觉悟,要在反求诸己,以至于仁。主唯自主,而不是以他者为我主。仁者自主,所以忠信,忠在诚实,信在自知;所以义以处宜,当下直行;所以仁道不违,一以贯之;所以成己之是,化成万物。仁者所以德备。人而不仁,蔽于知见,私我欲使,执相以求,利害为计,焉得不惑?惑,就是自蔽,就是无明,就是妄为。且人既不能自主,那么忠是愚忠,非忠之忠;信是迷信,非信之信;徙义只是妄从,非义之义;崇德只是贪得,非德之德;所以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私欲使然。

0242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什么叫君君?就是君有其实,君成其是;前一个君指对象之物,人之所见,后一个君指物之自身,己之明觉。臣臣亦然,父父子子亦然,万物皆然。这是一个公式,AA,就是名有其实(须特别注意:不是庸俗哲学所谓的名符其实。名实不二,皆归于仁。),物成其是。这就叫造化。造,就是分别;化,就是致仁。中庸曰:不诚无物。就是这个意思。那么,什么叫实?就是德。德,就是仁之实。统摄而名之曰仁,自知之明,全体明觉。万物分别,名固不同,其实乃一,皆我造化,无非此心。人而仁,名有其实,万物化成,仁者德备,一体同仁。人而不仁,一切异己,名无其实,万物不能成其之是,犹秕之于粟,秀而不实,仁之殇也。是则齐景公之言,不亦宜乎?所以,仁者行于人间,不君不臣,故能君能臣,君人之君,不君之人所君,成君之是,君成万物;臣人之臣,不臣人之所臣,成臣之是,臣成万物。君臣如此,父子亦然,无非仁道。

0243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论语颜渊)

以片言断案,人或以为大贤,很可能草菅人命。孔子是在提醒子路,非许之也。片言,指片面之言,即诉讼双方某一方的说法,也可以解读为只言片语。所谓无宿诺,就是言出必行,人或以为信,很可能失于大义。子曰: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孟子曰:夫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此之谓也。

0244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

人而不仁,各为其私,唯利是图,贪得无厌,免而无耻,焉得无讼?能无讼者,其惟仁者乎!非是无讼,自讼也,无非反求诸己,以至于仁。仁道不违,所以无讼;改过自新,就是自讼。必也使无讼乎,致仁之谓也。

0245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

子曰:政者,正也。正唯自正,自正即正一切。不能自正而能正人者,未之有也。居之无倦,一以贯之也;行之以忠,仁道不违也。人而不仁,以政为异己之事,虽一时能兢兢业业而忠于职守,大抵不能持之以恒,终不免尸位素餐,半途而废,而能使其无倦者,无非功名利禄。子张虽颇好问,尚不足以语上。孔子每每具体指示以便事之,乃可由之教而非自知之诲。学者不可拘泥,学司马牛而问斯谓之政乎,而必求其本。

024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仁者无外,一体同仁,成己之是,化成万物;人之美即我之美,所以成人之美;人之恶即我之恶,所以不成人之恶。成人之美乃美之情,非指人之所美;不成人之恶亦然,非指人之所恶。好恶之情乃天性自然,所好所恶却是私欲。所以,成人之美就是美人之美,非美人之所美;不成人之恶就是恶人之恶,非恶人之所恶。美之为美,美之所以美者,人而仁也;恶之为恶,恶之所以恶者,人而不仁也。所以,成人之美就是成人之仁,不成人之恶就是不成人之不仁。君子所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无非致仁。流俗以为孔子的意思是抑恶扬善,但说好事,不提恶迹,乃常人心思,人之恶也。

024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正唯自正。不能自正,焉能正人?若能自正,一切乃正,何须正人?自正就是致仁,就是仁道,就是自治,就是德政仁政,在己不在人。人而不仁,一切异己在外,私我欲使,既不能自正,必以治人为政,无非由之或使人由之。这是人政,非正之政。但若居上位者能自正,民或免而无耻,孰敢不从?子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又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都是这个意思。要之,自正才可以正人,自正就是正人。仁者自正自治,不为人政,唯其如此而能为人政,成人政之是。

0248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

什么叫盗?说文曰:私利物也。意思是,凡有私利之心而欲得之于外者,不管是否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手段,也不管有没有合法性,本质上说,都是盗。一言以蔽之,不仁即盗。人间,尤其是推崇私有制的西方,就是盗贼的世界。汲冢琐语记:鲁国多盗,季康治之,获一人焉。诘之曰:汝何以盗?对曰:子大夫为政不能不盗,何以诘吾盗?庄子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人间的圣人,就是窃仁的大盗,也是为盗的利器。俗云:大盗为君,小盗为匪。又岂是空穴来风?季康子如此,鲁君乃至周王文武,又岂能自免?盗且如此,患之亦然,无非私也。所以,唯克己复礼而至于仁,则天下此心,一体同仁,有耻且格,从此无贼而赏之不窃。

024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盐铁论云:百姓不治,有司之罪。意思是,有司之罪,亦人君之罪。然在根本上,人而不仁,即己之原罪,罪在自蔽,他者不可赦之,除非致仁。则天下此心,一体同仁,唯仁道不违,一以贯之,成己之是,化成万物而无加诸他者,焉用杀?仁者不杀,不为杀,不嗜杀,故能杀,杀为不杀,其杀亦仁,杀人之杀,不杀人之所杀,成杀之是,杀成万物,不惜杀身成仁。这就是仁者之杀。杀乃仁者的特权。仁者必也杀乎!人而不仁,其杀乃欲为私,杀必反杀,杀即自杀,焉用杀?要之,杀一字,不仅指取他者之命,更泛指私欲,一切所加诸他者,也就是普遍意义上的暴力;而其始作俑者,就是觉性尚未激发的知性-理性,将一切感觉现象表象为异己的外在的对象之物,私利所系,求而图之。要之,不仁即杀,人就是杀手,人政必杀,人间就是相杀之地。季康子所以有此一问。且道唯仁道,有道无道都是外道人道,都是现象之道,可道之道,都是非道之道,无非好恶去留,攻乎异端,人欲而已。流俗以为孔子反对杀人,却以杀少正卯一事责难孔子,今人更以为孔子是顽固的守旧派,反对革命,这些都是常人之度,不能印也。人间既是杀场,焉能不杀不被杀?孔子反对的唯是以杀谋私,以杀害仁,也就是一切出于私利的暴力暴动,而主张杀非仁者不可,非仁者不能革命,不能领导革命。杀在致仁,就是革自己的命。子曰: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就是这个意思。

0250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论语颜渊)

子张所谓达者,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达乎名也,人以为达也,所以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自以为是,人间多伪君子也。然则孔子所谓达者,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唯达乎仁也,仁之至也。仁者所以一体同仁,唯仁道不违,义以处宜,当下直行,一以贯之。仁者所以无名,不为人之所闻也。子张之陋,亦儒家之陋,于此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