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语 0261-0270

0261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论语子路)

卫公子荆对居室和日用没有贪求。这对向来骄奢淫逸的贵族来说,也可谓难得。虽然,不知其仁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又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又曰:君子固穷。可知孔子的称赞是有范围的。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就是这个意思。

0262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庶而富之,富而教之,乃人政之事,无非使人由之。但学者不可止于此,而必自问,如何可使民富,如何教民。必致仁乎!仁者德备,一体同仁,富之至也;而无加诸民,民自富矣;自正自治,是即教民,而民自化。人而不仁,私我欲使,贪得无厌,比以为是,聚敛无休,富之何为?若能均贫富,贫又何谓?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此之谓也。所以,富在消除不均,教在有耻且格。

0263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

孔子自信如此。犹老子曰:治大国如烹小鲜。要在致仁,是则何有于我哉。期月三年,不是指具体时间,而喻见效之速。虽然,仁乃至器,孰堪用之?必仁者乎!如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就是生动的例子。为人君如齐景公者,若能致仁而为仁政,孔子何苦如此?人间私欲之地,自古都是匹夫当政,仁道不行。孔子所以叹之。孔子一行,十数年颠沛流离,到处碰壁,如丧家之犬,岂是如常人求官为仕?唯以大慈大悲而以天下苍生为念,明知不可为而为,是即孔子的仁道-天命,常人焉知?

0264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什么叫善人?子张曾问孔子。孔子回答说:不践迹,亦不入于室。不践迹,就是不因循守旧;不入于室,即未达乎仁。这样的善人,大概就是颜回式的好学者吧,虽未觉悟,但只要持之以恒,终可以胜残去杀而至于仁,只是需要相当的时间。善人,人之善者,不必仁也。而残杀之因,乃私利之争,根在自蔽不仁。所以,有国者若是善人,则为邦百年,或可使自己和民众胜残去杀。孔子所以赞许并转述此言,或更有一层深意:盖天下无道,善人为邦已不可得,何况百年?何况仁者当政,天下有道?

0265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

什么叫王?仁之喻也。天地人,一以贯之,王之为字也。仁者行于人间,先迷后觉,先人后仁。在世而为人,乃是生命自身成长所必得经历的异化的环节。只有觉悟,明白属己的天性-天命,才能扬弃这个属人的共相的环节,人而仁。一言以蔽之,仁,就是对人的扬弃,也可以说,是人的自身实现。人间,即是常人修行的禅堂和仁者教化的道场。所以说王者必世而后仁。世一字,不是指流俗所谓的出世,也不是什么以三十年为一世,唯指生而为人而行于人间。人而不仁,就是沉沦人间,执迷不悟,各自为私,虽自以为王,或以胜者为王,匹夫而已。必致仁乎!是以仁者不王,不为人王,故能王,王人之王,不王人之所王,成王之是,王成万物。是仁者之为王也。

0266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参0259和0263章。政者正也。仁者一体同仁,天下此心,唯自正自治,则于从政乎何有?盖仁道所之,一切皆正,无非仁者之政。人而不仁,不能自正,所以整人,而必加诸人,欲使人以己为正而从,正之何为?

0267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

冉有时为季康子宰,其所退之朝,不过是季氏擅权的小朝庭,无非阴谋僭越之事,是不正之政。盖国家大事,堂堂正正,匹夫有责,孔子虽不为官,但既为国民一员,必也可与闻之,也必当与闻之。冉有以季氏家事为国政,身为家仆却以国臣自居,而且还忙得不亦乐乎,不仁如此,孔子所以婉言责之,是就人政而言。虽然,学者不可止于此。夫仁者之为人政,无可无不可,当仁而已。人而不仁,天下国家何异?无非私也。

0268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子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

闻一言而觉悟,人而仁,天下归仁。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人而不仁,无须一言,已然丧邦矣。所以,一言可以兴邦,可;一言而丧邦,则不可。身正,不令而从,何须一言?不然,虽令不从,多言无益。鲁定公欲以一言而兴邦,自蔽如此,亦复何言。虽然,仁必有言,常人不能闻也。

0269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论语子路)

孔子每答人之问,大抵以其不足而诲之,而不徒为赞许。由此可知叶公治下,大抵近者不悦,而远者不来。然能使近者悦而远者来者,其惟仁者乎!仁者自正自治,一体同仁,和光同尘,而无加诸人,是则无不近也,无不悦也,无不化也。

0270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小利,人政也;大事,仁政也。速,功利之欲也。达,至于仁也。由此可知子夏其人,大抵贪图小利,急功近利,只可为小事,不足以为仁也。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荀子也称子夏儒为贱儒。良有宜也。